🧡趙可式名譽教授🧡2007開卷好書獎BV

‧策劃:中國時報  周報
‧影片拍攝:
‧獨家贊助:

【拍片側記】

☉文/佐渡守

 有一種表情很恬靜,卻溫暖又扎實,就像我們從小在母親臉上看到、那種對孩子露出的微笑;有一種語言很直接,卻熱心又篤定,只是單純的伸出雙手,就能傳達給你愛與接納的無形擁抱--這就是我對趙可式博士的第一印象。

 因著種種巧與不巧的原由,我們錯過了為趙老師拍攝《安寧伴行》一書BV的時機,取得老師的體諒和包容後,我們決定改在「開卷好書獎贈獎典禮」現場來補拍。尚未正式開始的典禮會場有點混亂,燈光還在忽明忽暗地調控,麥克風與背景音樂還在哩哩啦啦地測試,外燴人員訓練有素地「佈陣」,但即便餐點傳來陣陣香氣,也未全然就緒,此時,受邀觀禮的人群又陸續增多了起來…。

 趙老師就在這種情況下「偷偷」地出現,以不引人注意也不干擾大家工作的方式來到會場,且拋給每個與她接觸的人一個溫暖的微笑。輪到我時,則多給了我雙手緊握與「拍拍」,這樣和藹與獎勵似的動作,彷彿令人錯覺回到小時候,媽媽說我是一個乖小孩。

 大夥兒正估量,在這種人聲鼎沸的狀況下頗難入鏡,原想改在典禮結束之後我們再行補拍,但趙老師說「我怕我的電力只有兩小時…」。自從罹癌以來,老師的精神、情緒仍如以往,但就是「電力」比較無以為繼。為了怕老師太累,我趕忙將正在後場扒飯的攝影組挖出來,舞台中央匆匆擺上椅子、主角就定位、架好攝影機,就正式來了。

 先前曾經詢問過導演打算怎麼拍,導演回我「你就問吧!多問一點,交給你了!」雖然讓我有點三條線,但我還是傻呼呼地丟出了第一個蠢問題--

 「老師老師,你的書我看得斷斷續續,因為字會梗在喉嚨下不去耶…。」

 「嗯,很多人都覺得太沉重…。」

 書中,我看到了12歲得了血癌的男孩,在他情況不樂觀時,他跟家人、醫師、護士一一說再見,然後就把眼睛閉起來,說佛祖要來接他了,所有人都圍著他掉淚,但過了一會,小男孩睜開眼睛說:「我怎麼還沒往生?」結果所有的人都笑了…。這樣「梗喉嚨」的案例,趙老師的書中有數十則,她說裡頭的病患、家屬,絕不是一些什麼史密斯先生或小姐,而是全都發生在台灣,甚至你我身邊的故事。每個人都逃不過需要面對這一關,越早了解它,當它發生的時候,越能走得自尊且從容。

 「老師老師,我發現病人、家屬與醫護人員,是很重要的三角關係耶…」

 「唉呀!書你看得很透喔!你看到重點了…」被稱讚了!(高興ing…)

 趙老師說,這三者確實是很「糾纏」的三角關係,這本書就是為了讓他們彼此了解--「你知道得越多,受的苦越少。醫護是提供服務的一方,病患是接受服務的一方,甚至家屬也需要照顧…。讓生命到最終都可以很美…。」

 趙老師當初花費多年時間催生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」,以期讓病患與家屬,得到全人、全家、全程以及全團隊的照顧--「當初爭取立法,那個政府官員真是討厭死了!」聽趙老師講的人名,害我笑了出來,就像看到媽媽口中抱怨哪個古裝戲裡的壞蛋一樣--如今健保卡已經可以註記「生預囑」,讓病患擁有自主的尊嚴,可以說是趙老師「拍桌子」爭取出來的。

 接下來導演喊OK,要拍一些插入用的畫面,要求老師隨意走動,側面、正面、背面、轉身…。「背後有鏡頭我就不會走路了」--趙老師露出孩子似的笑容,很難想像她會是個嚴厲的老師。

 一生未婚、奉獻給安寧照護,身為教授的她,如今已桃李滿天下。「寫書很麻煩,但是我一定要趕快留一點什麼下來。」--她與時間賽跑,寫書的計畫在生病之後,寫給普羅大眾的、寫給醫護人員的,成為她身邊的第一要務。我私下想像,就像一個多勞的母親告訴她的孩子們,當我不在的時候,冰箱裡我準備了飯菜,要自己熱來吃…。

 典禮結束之後,老師水也不肯停下來喝一杯,我匆匆送她到誠品三樓看明天演講的會場。那永遠都不忘工作的個性,偷偷查過老師星座,果然有著金牛座的執著。

 「老師老師,可是我很愛哭怎麼辦?」我白目的問。

 「愛哭很好啊!」老師又習慣性地握著我的手,給我一個微笑。

 「愛哭…是給自己和對方一個很大的釋放與安慰喔!」

 如果天使不介意有皺紋,我相信祂應該長得就像趙老師。

 於是,在完成了訪問與頒獎典禮之後,我在回家的公車上,就讓自己安靜地哭了起來。